1.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首先是缺乏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的不和谐和生活的动荡让未成年人连起码的安全感都没有,有的孩子对父母失去归属感、对家庭失去信心。一般来说,得不到家庭温暖和关爱的孩子,其人格特点表现出攻击性和反叛性,极易走入歧途。
其次是思想陈旧、教育不当。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尊重生命的价值,盲目的家庭教育,忽视孩子的个性成长,孩子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由于心理需求和自我成长不能实现,造成许多孩子精神扭曲,形成不良的品行。
第三,学习能力差。“一喊、二骂、三打、四窃(孩子隐私权)、五夺(孩子财产权)”普遍存在于中国家庭中,相当多的父母及监护人不懂也不能依法教育、抚养,不能通过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不能给处于成长中的孩子以积极的人文关怀、心理关注和成长指导,从而导致未成年人心理发育迟缓,人格不完善。
第四,不能以身作则。有的父母及监护人自身素质差,缺乏爱心,社会角色顽劣,导致有的孩子游走在社会边缘,内心绝望, 还有的孩子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自暴自弃。
第五,父母也要接受教育。家庭教育是人接受时间最早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教育父母,应该从父母自学和对父母开展社会教育两个方面来努力。
2.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
在家庭教育方面给家长提出10条建议:
1.尽量多表扬。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乐于学习。
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
3.经常制定几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这可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从而有利于发挥潜能,增加自信。
4.刺激学习欲望。不只限于书面,还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例如,制定旅游计划时让孩子从书中查找地名、路线、测量距离等。
5.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
6.做好表率。父母能为一本新书、一个课题而激动不已,反复研讨,那么,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就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认真读书、解答课外练习题,汲取知识。
7.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不要说“**老师课讲得糟透了”、“**老师太爱管闲事”等等。
8.定下家庭学习规矩。例如,“不完成作业不许出去玩”“说不出今天所学到的东西不许看电视”等,并且自始至终地执行。
9.多引导孩子提出问题。爱提问题的孩子比被动接受知识的孩子知识掌握得快而且觉得负担轻。家长要培养孩子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
10.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因家庭问题导致孩子缺课。这有利于培养孩子将来的敬业精神。
3.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最好的方法是鼓励。批平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敌人。尽量强调孩子的优点,忽略他的缺点,孩子的自信心才会提高。这点中国父母要好好向美国父母学习。中国父母以批评为主,美国父母以表扬为主。因此美国孩子自信心比中国孩子强。
对于小孩子必须鼓励他们才会进步才会做得更好。在鼓励声中成长的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歩我们要学会做给孩子鼓.掌的父母。
无论成绩好坏不要督促。鼓励和信任孩子会做好,孩子就会做好的。要让孩子知道读好书是他的责任不是家长的责任。前途和生活是属于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爱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告诉他读书好和不好的人将来到社会上的等级差别。告诉他你对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点一定有优异成绩。不要具体督促让他自己安排如果你具体督促就
喧宾夺主了。孩子会认为学习是你的事。即使是在你督促下做了但是是认为为你学习而不是为他自己学习.那么一旦失去你的督促他就不学习了.你能督促他一辈子吗?
相信孩子,不断表扬
常说:孩子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经在努力学习了。希望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你有很大的潜力,要充分发挥。你是好样的。
培养责任感:
按照不同年龄段分配责任给孩子。责任感必须在执行责任的过程中培养。如果你从来不让孩子负责任责任感就无从培养。清楚地告诉孩子什么是他们的责任。比如:小孩子,把你鞋子放到指定地方,大一点的,负责打扫卫生多久一次,诜碗筷,等等。对于上学的孩子我是这样对驰说的:妈妈有工作的责任要按公司的要求把工作做好,做母亲我的责任是赚钱养家,保证你的基本生活得到满足。你是学生。学习好,完成学校要求的任务是你的责任不是妈妈的责任。在家里帮助做家务保持你自己房间的整洁是你的责任。你应该尽你的责任做个好学生。
中国父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为孩子代劳负孩子该负的责任。孩子变得没有责任心,没有独立性,没有自觉性。因为他们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父母做的。不是他们需要做而是父母要他们做。在父母意志的压力下孩子往往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而且很容易丧失自信心。
4.幼儿园老师家访时,都要提问家长什么问题
一般会问一些关于孩子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情况的问题。
1、宝宝平时运动量怎么样?出汗多不多——老师如果知道孩子容易出汗会提醒家长多带汗衫或垫背巾备着给孩子更换
2、宝宝平时在家里说普通话还是地方话?说的话多吗?清楚吗?——了解孩子的表达能力,当然这点通常会由老师和孩子在对话中获得,如果孩子第一次比较害羞则会询问家长。
3、宝宝喜欢玩什么玩具?——了解孩子的兴趣,有心的老师会在新小班开学时多准备孩子喜欢的玩具来增加幼儿园对孩子的吸引力。
4、宝宝和别人一起玩玩具时会有争抢吗?你们看到了会怎么处理?(类似的问题)——了解孩子的交往能力以及父母的养育观点,没有对错,按事实告诉老师,教育观点大家可以讨论。
5、家长周末会带宝宝去哪里玩?有没有去学什么东西?——同样是了解父母的养育观念,没有对错之分。
6、宝宝的性格是偏内向还是偏外向?——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这点老师也会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初步知晓。当然,有些孩子是慢热,并不内向,而且内向也没什么不好:)
7、家长对幼儿园有什么疑问?——家访是互相交流的过程,也是在开学前难得和老师面对面的单独交流,有什么问题家长尽管问,不过要注意时间长短哦。
5.关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题
你好。我很理解你,由于你从小接触人很少,性格内向,很少和其他人说话,锻炼的机会没有,参加工作以后,在众人面前讲话就会紧张,害羞,胆怯,你可能还怕说错话,同事不高兴,因此就没有自信,都是很很正常的,你现在就这么想,为了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必须努力改变自己,不然,怎么结交朋友呢?怎么搞对象呢?对吧。
你自己看一些与人沟通的书,每个人都爱听好听的,你尽量别说大家不爱听的话,自己在来家里对着镜子练习说话,从学习赞美开始,切记不要太生硬,生活化的赞美别人。你可以一天试着说一句赞美的话,赞美你的同事,要恰到好处,别太做作。
比如,你今天气色特好,或者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有什么好事,给我们分享一下,让我们也占占你的喜气。
比如,看见小孩子:太可爱了,真聪明,这么董事,真漂亮,会说话,嘴真甜。。。。。
年轻的人:善良,文静,热心助人,心灵手巧,淑女,靓妹,美女,帅哥,才女,才子,真棒,真帅,真酷,身材好,皮肤好,发型好,衣服真得体,。。。。。
年长的人:慈眉善目,慈祥和蔼,身材好,皮肤好,发型好,衣服真得体,端庄大方,气质好,修养好,
您怎么保养的这么年轻,不像某个年龄的。。。。。
别着急,慢慢用心练习,祝你成功!
转载请注明出处问题百科 » 关于教育家长常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