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色污染”调查问卷
第 1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您的性别: 男 女 第 2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您所认为的白色污染应该是指? A 一次性塑料废物 B 无论哪一类材料的一次性消费品的难降解废弃物 C 造成对市容环境的污染,即视觉污染 第 3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您是否注意平常所使用的塑料袋、饭盒等。
A 是 B 否 第 4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现今各大超市都开始对塑料袋收费,您购。 使用自带的环保袋 花钱购买塑料袋 第 5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您选择购买塑料袋的原因是 自备购物袋太麻烦 塑料袋很便宜,不在意 纯粹是一直以来的习惯 忘记带购物袋 买来的塑料袋用完后还可做其他用途 第 6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在同等条件下,你是否更愿意到使用可降。
是 否 第 7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当你在外用餐,餐馆提供一次性和非一次。 一次性餐具 非一次性餐具 第 8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您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购物 用餐打包 装放垃圾 其他 第 9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你会如何处理用过的塑料袋或其他一次性。
随地乱扔 投进垃圾桶 循环使用,或装放垃圾等其他用途 其他 第 10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当你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具时,有否注意到。 A 无污染 B 污染很小 C 污染一般 D 污染大 第 11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平日看见有人随地扔塑料袋、塑料包装纸。
A 叫他注意卫生并提醒他们捡起 B会告诉他们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C有时自己帮助捡一下 D 无所谓,反正有清洁工处理 第 12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当您走在街上,看到随处的塑料袋,丢弃。 A 很气愤 B 感觉不舒服 C 看多了已经无所谓了 其他 第 13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你每天使用的一次性饭盒、瓶子、罐子(。
A 一个以下 B 一个到两个 C 两个到五个 D五个以上 第 14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您对可循环使用的布袋、篮子等代替一次。 A 可以,积极改用 B 不方便 C 无所谓 第 15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塑料垃圾埋藏在地下大约多少年可降解。
A 1—2年 B 5—10年 C 100—200年 第 16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您认为当前最有效的,控制白色污染的途。 A宣传教育 B 国家控制 C加大一次性用品收费 第 17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你对防治白色污染的愿望强烈程度 A 无所谓 B 较小 C 一般 D 较强 F 很强 其他 第 18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你为防治白色污染出力的动机是 A 无动机 B 随大流 C 舆论压力 D为自己着想 E为子孙生存着想 F为全人类生存着想 第 19 题 作答本问卷 查看结果 您对控制白色污染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2."白色垃圾"状况调查表
“白色污染”情况调查表
白色垃圾的种类 发现
地点 该种垃圾所
占垃圾比例 该种垃圾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一次性泡沫碗、泡沫 街道旁、早点摊、餐馆、江边 40% 不易回收,造成污染;不可降解,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当温度达到65度以上,有害物质将深入食品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生殖系统中枢造成损害。
塑料袋 草坪随处可见 50% 造成视觉污染,如有风会被吹起,挡住司机的视线,造成交通事故。且采用的是高分子聚合有机材料合成的,在土壤环境中难以分解,是一种危害程度较大的白色垃圾。
塑料农膜 农田里 25% 该物老化后,不分解腐烂,破坏土地结构,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和根系生长,影响农作物收成。
饮料瓶 各种娱乐场所 25% 浪费资源。遗弃的饮料瓶如粘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虫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对人体危害极大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社会实验调查表
白色污染调查研究社会实验调查表
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 调查人:
职业 工人 收入水平 1000元以下 每周超市购物 1次 使用购物袋情况 自带
农民 1001-2000元 2次
企业单位 2001-3000元 3次 超市购买
政府机关 3001元以上 4次以上
年龄 20岁以下 家庭人口 单身 您对白色污染的认识 不知道 您了解白色污染的途径 报刊杂志
21岁-30岁 二人世界 一般 电视宣传
31岁50岁 三口之家 深刻 亲身体会
51岁以上 四口以上 其他 其他
您对有效减少白色污染的意见或建议?
4.白色污染调查研究社会实验调查表
白色污染调查研究社会实验调查表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 调查人:职业 工人 收入水平 1000元以下 每周超市购物 1次 使用购物袋情况 自带 农民 1001-2000元 2次 企业单位 2001-3000元 3次 超市购买 政府机关 3001元以上 4次以上 年龄 20岁以下 家庭人口 单身 您对白色污染的认识 不知道 您了解白色污染的途径 报刊杂志 21岁-30岁 二人世界 一般 电视宣传 31岁50岁 三口之家 深刻 亲身体会 51岁以上 四口以上 其他 其他 您对有效减少白色污染的意见或建议?。
5.关于白色污染的社会调查
败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
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
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不能只是担忧与抱怨,而是要有行动,要有绿色行动。垃圾并非一无是处,废品也不是废不可用。
垃圾资源化和再循环在技术上并不难,困难在于废物随手抛弃、混合堆积就成为垃圾;因此作为有教养的新世纪的文明人,我们应该参与“举手之劳”的垃圾源头分类活动,为净化我们的生存空间做一点奉献,献一片爱心。生活垃圾是人类生活的副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
一般生活垃圾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等五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第一、占地过多。
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现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产垃圾440公斤,全市年产4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两个半景山。
北京的垃圾堆放场地已有4500余处,占地超过1万多亩。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经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龙织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为此,我们既要少制造垃圾,更要注重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少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饭盒等制品,多用可重复使用的制品,减少宝贵的森林资源消耗;少用塑料袋,改用购物布袋,减少城市“白色污染”的危害;购买无氟冰箱、空调等环保电器,保护大气臭氧层;少用高浓度洗涤剂,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第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
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
垃圾污染源产生的渗出液经土壤渗透会进入地下水体;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您看:颐和园、北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香山、八大处林间山路上散落着和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一些游客只图自己方便,造成旅游环境污染。
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第四、土壤渣土化。
垃圾直接施用于农田,或仅经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特别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农田内,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农田就会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
第五、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
随着城市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而在长期堆存中只采用简单覆盖致使垃圾产生沼气的危害日益突出,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第六、有害生物的巢穴。
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综上所述,对于城市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显而易见。
要让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就要做好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您知道吗?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大树,可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和柴油;用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以节约石英砂、纯碱等原料,还可节电;用废金属冶炼金属可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还可减少空气污染;而一些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可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变成绿色肥料等。
因此,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信息网络等多种大众媒体,大力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抓紧制定适合国情有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法规,并严格执行;可考虑在一些单位深入细致地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并与大家进一步讨论完善管理办法,使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尽。
6.环境污染问卷调查表一份
环境意识问卷调查表
1,您认为连江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状况如何 ( )
A)非常严重 B)比较严重 C)不太严重 D)没有问题 E)不知道
2,您认为连江当前面临的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植被破坏 D)固体废弃物污染 E)其他各种污染
3,下面列举了当前连江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请您在下列问题中选出您认为最重要的三个问题,并按重要程度的先后次序回答:( )
A)社会治安 B)教育问题 C)人口问题 D)就业问题 E)环境保护 F)社会保障
4,您认为三废问题是指什么 ( )
A)废气 B)废液 C)废水 D)废纸 E)废渣 F)废弃的白色污染
5,如果您家附近有个工厂,噪声非常大,影响您家的休息,您会怎么办 ( )
A)关紧门窗忍一忍 B)设法搬走 C)去找厂房交涉 D)找环保部门解决 E)其他方法
6,为了保护环境,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提高,价格就随之提高了,那么您是否愿意接受提高了的价格 ( )
A)非常愿意 B)比较愿意 C)无所谓 D)不太愿意 E)非常不愿意
7,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这里列出了其中的三种,请问您最赞成哪种观点 ( )
A)人应顺应自然来谋求幸福 B)人应利用自然来谋求幸福 C)人应征服自然来谋求幸福 D)说不清
8,科学技术总会有办法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您对这种观点的看法如何 ( )
A)非常同意 B)大体同意 C)不太同意 D)非常不同意 E)不知道
9,假如在某个公共场所,您把用过得废纸,饮料瓶,一次性饭盒之类的东西要扔掉,但您去一时找不到垃圾箱,请问您通常会怎么做 ( )
A)随手扔掉 B)趁没人注意时扔掉 C)放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 D) 带回家 E)暂时拿 F)找到垃圾箱再扔
10,您认为连江的环境污染现象是由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 )
A)人们的环保意识差 B)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C)人们的守法意识差 D)企业只注重自身发展而忽视环保 E)人口膨胀 F)消费速度增长 G)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影响H)经济发展速度过快
11,为了保护环境,宁可放慢经济发展速度.你是否赞同 ( )
A)非常不同意 B)不太同意 C)大体同意 D)非常同意 E)不知道
12,您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的 ( )
A)电视,广播 B)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 C)报刊杂志 D)工作单位的普及教育活动 E)亲友,同事
7.关于白色污染的社会调查
败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
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
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不能只是担忧与抱怨,而是要有行动,要有绿色行动。垃圾并非一无是处,废品也不是废不可用。
垃圾资源化和再循环在技术上并不难,困难在于废物随手抛弃、混合堆积就成为垃圾;因此作为有教养的新世纪的文明人,我们应该参与“举手之劳”的垃圾源头分类活动,为净化我们的生存空间做一点奉献,献一片爱心。生活垃圾是人类生活的副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
一般生活垃圾可分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生物垃圾等五类。垃圾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主要危害是:第一、占地过多。
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现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产垃圾440公斤,全市年产4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两个半景山。
北京的垃圾堆放场地已有4500余处,占地超过1万多亩。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5年;橘子皮2年;经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龙织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为此,我们既要少制造垃圾,更要注重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少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饭盒等制品,多用可重复使用的制品,减少宝贵的森林资源消耗;少用塑料袋,改用购物布袋,减少城市“白色污染”的危害;购买无氟冰箱、空调等环保电器,保护大气臭氧层;少用高浓度洗涤剂,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第二、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
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
垃圾污染源产生的渗出液经土壤渗透会进入地下水体;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您看:颐和园、北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香山、八大处林间山路上散落着和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一些游客只图自己方便,造成旅游环境污染。
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第四、土壤渣土化。
垃圾直接施用于农田,或仅经简易处理后用于农田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理化性质和保水、保肥能力。特别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农田内,庄稼的根就不能生长,农田就会减产,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就会减少。
第五、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
随着城市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而在长期堆存中只采用简单覆盖致使垃圾产生沼气的危害日益突出,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第六、有害生物的巢穴。
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综上所述,对于城市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显而易见。
要让这些垃圾变废为宝,就要做好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您知道吗?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大树,可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公斤汽油和柴油;用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以节约石英砂、纯碱等原料,还可节电;用废金属冶炼金属可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还可减少空气污染;而一些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可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变成绿色肥料等。
因此,我们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信息网络等多种大众媒体,大力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抓紧制定适合国情有关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法规,并严格执行;可考虑在一些单位深入细致地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并与大家进一步讨论完善管理办法,使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尽。
8.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
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
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对环境污染很严重,埋在土壤中很难分解,会导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烧会导致大气污染,所以现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购买东西时最好自备工具,减少它的利用.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
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
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 1、国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情况 早在1985年,美国入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就已达23.4公斤,日本为20.1公斤,欧洲为15公斤。进入九十年代,发达国家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的数量更多(我国1995年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和其它塑料制品为13.12公斤)。
从消费量来看,似乎发达国家的“白色污染”应该很严重,实则不然。究其原因,一是发达国家很早就严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随手乱扔废旧塑料包装物,基本消除了“视觉污染”。
二是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较高。以美国为例,80年代以前,处置废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后来发现塑料长期不降解,九十年代以后,他们转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现在已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分类回收系统,大部分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转化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无害化处置,也基本消除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潜在危害。 美国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对固体废物管理、资源回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系统建设及运行、发展规划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加利福尼亚、缅因、纽约等10个州先后出台了包装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资源法》、《节能与再生资源支援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专门条款,以促进制造商简化包装,并明确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回收利用义务。
德国在《循环经济法》中明确规定,谁制造、销售、消费包装物品,谁就有避免产生、回收利用和处置废物的义务。德国的《包装条例》将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包装材料的义务与生产、销售、消费该商品的权利挂钩,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细微环节,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2、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国开始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强管理。
例如,社会上较为关注的铁路两侧的”白色污染“问题,通过加强管逗已取得显著改观。铁路部门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在沿线分区划段包干。
部分旅客列车采用袋装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抛弃废物。乘务员也不象以前那样,将车箱垃圾直接扫出窗外,而是将垃圾袋卸在车站,由车站集中处理。
目前,采用袋装垃圾的列车越来越多,随意向车外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已有2.9万公里的线路两侧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
实践证明,加强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
杭州是我国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于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环卫局、工商局、卫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将此。
转载请注明出处问题百科 » 关于江门白色污染问题调查问卷